妙构史作梳脉络 精研实践启新知
近期,我校历史组隆重举行“绘梦时空”历史年代尺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,一场跨越古今的视觉与思维盛宴吸引了全校师生驻足观赏。本次活动是历史组践行学校“五育融合”育人方针的生动实践,旨在将美育、劳育与智育深度融合,通过亲手创作,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感知历史脉络。一幅幅构
近期,我校历史组隆重举行“绘梦时空”历史年代尺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,一场跨越古今的视觉与思维盛宴吸引了全校师生驻足观赏。本次活动是历史组践行学校“五育融合”育人方针的生动实践,旨在将美育、劳育与智育深度融合,通过亲手创作,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感知历史脉络。一幅幅构
“国服日活 1.39 亿,全球月活 2.6 亿!”10 月 26 日共创之夜刚官宣数据,游戏圈直接炸锅。咱算笔账:这相当于每 10 个中国人里就有 1 个在峡谷厮杀,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还多!更离谱的是,这可是款 2015 年上线的 “十年老游戏”—— 它凭啥不
8月28日,“太保墉燕——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”在首都博物馆开幕。展览呈现了琉璃河遗址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180件(套),其中首次展出的文物113件(套)。图为展出的车马坑模型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
9月27日,宁乡市炭河里青铜博物馆,游客在观赏国宝级文物四羊方尊(复制品)。该馆是湖南省唯一的青铜文化专题馆,共收藏各类文物5651件,生动展现了商周时期宁乡地区辉煌的青铜文明。
展览首次将长江流域两大青铜文明代表性遗址并置呈现,通过“盘龙南踞·十年一城”“三星丽天·神权古国”“一江共济·星汉同辉”三大单元,系统梳理了两地的考古历程、聚落变迁与文化内涵。展览展出两地青铜器、玉器、金器、陶器、石器共80件/套,其中首次展出盘龙城遗址近年来
关注一周艺术展览,持续一年的上海罗丹艺术展本周即将闭幕,展览包括首次离开法国的《思想者》初稿,以及《青铜时代》、《巴尔扎克》和《加莱义民》等,共有百余作品,这也是国内首次展出如此多的罗丹代表作。
夜深人静时,洛阳二里头考古工地的帐篷里还亮着灯。一位两鬓斑白的考古学家摩挲着陶器碎片喃喃自语:“《史记》记载471年,30余位君主,为什么连一座王陵都不肯留给我们?”他忽然苦笑:“或许不是夏朝隐藏得太深,而是我们举着商周的钥匙,却想打开夏朝的门。”
初秋时节,渭水河畔,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游人如织。“‘中国’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何尊底部铭文中的‘宅兹中国’,这里的‘中国’是一个地理概念,代表‘天下的中心’,即中央之意。”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靳琬莹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道。
仲夏时节,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“逐梦矿冶情, 点燃报国志”暑期大思政实践队,在群山环抱的于都、大余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矿冶”文化暑期大思政实践之旅。
“盘龙城·三星堆—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兴起”专题展9日在武汉举行,该展览展出两地代表性青铜器、玉器、陶器、石器80件(套),是迄今为止最有代表性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遗址最全面、最深入的对比展示。